大学生建大棚 乡下种菜当菜农

发布时间:2008-06-12 来源:新闻网 作者:晨报 丁菲菲  浏览次数:408

  每个周六周日,陈闯和王振都会开着三轮摩托车,满载辣椒、西红柿和黄瓜等蔬菜,到16公里外莎车县蔬菜批发市场卖菜。
  一句玩笑话 南疆当“农民”
  “今年冬天,南疆连降大雪,我们每天要给大棚扫雪,不断查看温度。那一周,我们每天只吃一顿饭。”至今,王振对当时的辛苦记忆犹新。
  陈闯和王振今年25岁,是世界杯投注地址农学专业的本科生,去年7月毕业后,他们背上行囊,直接来到莎车县,开始了他们创业之路――种菜。
  说到他们选择种植蔬菜,还是出自一个玩笑。大三时,在校外租房住的陈闯和王振觉得冬天的菜价高得离谱。“我看以后咱们去种菜算了。”陈闯的玩笑话,立即得到了王振的赞同。两人立刻把想法变成了行动,利用课余时间到乌鲁木齐县安宁渠的蔬菜种植大棚学习技术。
  大三寒假,他们自己出资,到山东寿光县参观大棚种植。“听说那里的大棚蔬菜在全国都很出名。”陈闯说。
  大四那年的“五一”,他们又去喀什考察大棚蔬菜市场。他们发现,南疆日照时间长,无霜期相对北疆较长,冬天温度较高,不需要生火,适宜种植大棚菜。
  南疆不仅自然条件好,也有市场需求。,“南疆的越冬菜大多从外地运来,成本较高,而本地蔬菜产量小,供应不足。”陈闯说。最后他们决定,在南疆莎车县的塔尕尔其乡承包大棚。
  主打反季牌 一月买万元
  市场选定后,种植哪些种类的蔬菜也要仔细筛选。
  陈闯和王振了解到,当地对西红柿、辣椒、黄瓜的需求量很大。辣椒的价格相对较高,西红柿和黄瓜的产量较高,因此,这三类蔬菜成为他们种植的主要品种。
  2007年8月,他们从当地农民那里承包了10个大棚,购买了菜种和肥料,前后共花费7万多元。
  到了9月中旬,他们开始着手越冬蔬菜的育苗工作。菜种在长60厘米,宽40厘米的穴盘(若干个小格于)当中。“3个多月后,蔬菜就能上市,而那时正是大棚菜供不应求的时候。”陈闯说。今年1月,他们的蔬菜刚拉到市场,立刻引来了众多菜商,甚至有两个菜商为争抢剩余的辣椒打了起来。春节时,他们种植的豆角在整个莎车县成了紧俏货,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,卖菜的收入就达万元。目前,他们前期投入的7万多元成本已经赚回来了。
  “大学生在塔尕尔其乡承包大棚,我们两人是先例。在技术上,我们利用所学的知识,帮助当地村民科学种植,而当地村民则给我们传授经验。”陈闯说,互相交流中大家都在进步。
[ 责任编辑:宣传部 ]

世界杯投注地址新闻网
手机版
(手机扫描关注)

世界杯投注地址
官方微信
(微信扫描关注)
编辑:  审核人:

友情链接

  • 智慧新2022世界杯投注
  • 官方抖音
  • 官方微博
  • 官方微信
  • 新闻网移动版